人吃五谷,不可能不生杂病,中医认为正常人体是处于阴阳平和的状态,当阴阳不协调的时候就容易生病。我们都知道,生病了就得医治,治病少不了的就是用药,而在中医的治疗方法里面,有一种方法就是不需要药物的,那就是针灸。
针灸治疗疾病为什么可以不通过药物来发挥疗效呢?到底是什么发挥了治疗效果?
1.针灸治病最重要的三要素
针灸治病发挥疗效是通过三个重要因素发挥疗效的,即穴位、手法和刺激方式。
首先,是经络穴位。经络穴位针灸治病的基础就是,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穴位是经络上关键的点,对经络气血有较强刺激作用。人体经络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筋经、经别、皮部以及络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共有个,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治疗属性,不同穴位的组合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其次,就是针刺的手法,包括进针手法、针刺补泻手法和催气手法。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进针手法,比如舒张进针法适用于皮肤较松的穴位,如针刺中脘穴;挟持进针法适用于针身较长的穴区,如针刺臀部穴位;提捏进针法适用于穴位较表浅的部位,如针刺印堂穴的。
针刺补泻手法是根据疾病的气血多少来选择的,包括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徐疾补泻等。
催气手法是辅助针刺手法,具有激发经气的作用,包括循法、刮法、弹法、摇法、飞法、震颤法等。
最后就是穴位的刺激方法。不同的刺激方法效果可能不同,如针刺可补可泻,艾灸侧重于温补,三棱针放血侧重于泻热,附子灸侧重于温阳,隔盐灸侧重于止泻等等。
2.提插、捻转是针灸最基本的手法
提插、捻转既可以作为补泻手法,又是针刺辅助手法。为什么简单的提插、捻转就可以调整经脉气血呢?
经脉里的气血是有流转方向的,在《灵枢·逆顺肥瘦》中这样讲:“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正经气血具体是按以下顺序运行: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到手阳明大肠经,再到足阳明胃经,然后是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最后到足厥阴肝经,再流入手少阴肺经,接着进入下一个循环。从而构成气血运行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环路。
捻转分为左转和右转,分别是以右利手为基础,补泻层面讲,左转重为补法,右转重为泻法。可见,捻转是根据气血流注方向来调整经脉气血的,从而可以使亏虚的气血变得充盈,过剩的气血得以宣泄。
提插来说,就是针身的上下移动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穴位的深度,或者说是对气血层次的把握。当病位在深部,须引气入内,当病位在浅层,须引气外出。
总而言之,提插、捻转都是对经络气血的调整。
3.针灸治病是通过调整经络气血完成的
因为针灸的基础就是经络穴位,而经络穴位里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和关键点,针灸治疗疾病并没有使用药物,靠的是对人体气血的调整。因为气血不足导致的疾病,治疗就需要激发经络气血;因气血过盛导致的疾病,治疗就需要疏导多余的气血流通,从而使四肢百骸、五脏六腑都能处于较平和的状态。
针灸治病说白了就是利用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针刺通过改善局部或脏腑的血液循环、改善微环境以及激素的变化,从而从整体来使机体功能恢复。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