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病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六经辨证”下的针灸疗法
文/耿创新
“小小一颗针,治病千千万”。没有沾一点儿药水的细不锈钢针,和燃烧的艾草,是怎么治病的?古人讲“针药并用为良医”。方药的体系在“六经辨证”。那我们学习针灸,是不是要用另一套体系呢?不然为什么有些人只扎针,有些人只开中药呢?近些年来,还有各种新的针灸疗法层出不穷。以及,我们应该又怎么学习针灸呢?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懂得,针灸治病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也就是说,扎针和艾灸治病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否则,即便是能够使用针灸的方法,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临床上难以变通,更难以从扎针、艾灸和中药中选出或者组合出最恰当的治疗方案。图片源于网络致谢一、针灸治病的底层逻辑和方药是相同的,都是“六经辨证”。我们的先贤为什么会想到用不沾药水的金属针,和燃烧的艾草治病?西方为何会发展出抗生素、手术等手段救人?西方现代医学,主要是从物质层面,给人一个额外的力量来治疗疾病的,也就是笔者总结的“替代疗法”。比如手术,比如抗生素。针灸很明显不是物质层面的“替代疗法”。针灸的基本作用原理,也是“顺应、调动和调整人体本身的自我纠正的功能”,也是《内经》、《伤寒论》指导下的“六经辨证”。有关此部分内容,请参考笔者《梁漱溟“东西文化观”下的中西医学(3-1)》/《梁漱溟“东西文化观”下的中西医学(3-2)》/《梁漱溟“东西文化观”下的中西医学(3-3)》,《《*帝内经》、《伤寒论》治病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自我纠正”概念简介》。这里不再赘述。那我们如何“调动和调整人本身的‘自我纠正’的功能”呢?人本身的那条无形的生产线,一方面有属阳的“生发”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属阴的“收敛”的功能。二者相生相克,也就是所谓的“阴阳互根”。生发功能过分了,火热过分,我们刺激身体负责收敛的部分;收敛过分,凝成了寒邪,我们刺激身体负责生发的部分。中药,是通过“四气五味”来实现的。比如,酸味,激发人体缓慢生发的功能(发陈);辛味,调动人体通过发散而收敛的功能(容平)。针灸,是通过针刺、热量来实现的。总之,针灸、中药,都是通过刺激人体不同的“方”来激发该“方”的功能,来调动和调整人体的气机的,也就是人体本身的“自我纠正”的功能。可以参考《我们所有的诊断和治疗,都是围绕一个核心:气机”——致病因素=治病因素》、《“是药三分*”浅解——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不治病更不补充元气——试谈中药在治病过程中所起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危害》二、经脉与穴位——从“方”的概念谈起想知道针灸是如何调动和调整人的“自我纠正”的功能的,先要知道经脉和穴位是怎么回事。欲知经脉和穴位是怎么回事,首先需要了解古人“方”的概念。《易经·系词》中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有关“方”的概念,恩师指出:中医将人体分成几大部分(有点像西医学中“系统”的概念),功能属性相似的一切组织及其表现合并成一类,即一“方”。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的“系统”的概念,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因为西方医学是“有对”的态度,看到的是生命的物质层面。而《内经》秉持了“无对”的态度,直接看到了人的生命层面,也就是恩师说的“人体那条无形的生产线”,笔者总结为“活的过程/功能”。《内经》把人体分几“方”,把人体分成几大“系统”,不在乎物质层面的形态,而是把功能属性相同的一类组织、器官,归属为同一方。有关“方”的理解,请参考《无形与有形玄学与科学——略论《内经》从“天”的层面治病的理念》比如阳明火不足导致的湿气重,会让人浑身酸懒,沉重,同时胃肠道蠕动缓慢。《内经》说“阳明主肉”,认为胃肠道和肌肉归属于同一方。比如人受凉之后,会有喷嚏,咳嗽,咽喉不舒服的症状。我们说,肺主皮毛,肺和皮毛、喉咙、鼻子等属于同一方。经脉,就是按照“方”的思想,把和五脏六腑(加心包)功能相同的组织器官归属于同一方内。其中的“经”,原意是织布机上的经线,是绷直的,不能动的。表示固定不变的规律。经脉,也具有客观存在的,固定不变的特点。但是,归属于同一经脉的相关的脏腑组织器官,只是深层次的功能相同,比如生发、生长,收敛、收藏的功能。功能是无形的,是内在的,是超越物质层面的边界的。比如阳明经上的肌肉和胃,并没有一根神经、血管或者其他的组织相通。但是在功能上,是同一类,所以属于同一条经脉。(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症状看气机。)从解剖学的角度,用现代的仪器检验,是看不到经脉的。恩师王正龙先生给经脉下的定义是:“细读《*帝内经》,综合其中的《经脉篇》、《经筋篇》、《经别篇》等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经脉’就是做某个特定的本能动作时用到的肌肉群的连线。”从六经的角度看,比如“太阳主开”,主表,主输布。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肌肉全部紧张而发挥作用的时候,是整个人体打开的动作。太阳者,巨阳也,我们平时挺直的力量,也主要来源于太阳,太阳经的肌肉是最丰厚的。阳明主合,主运化。阳明经肌肉紧张的时候,人体是抱在一起的动作。少阳主枢。身体扭转的动作需要用到少阳经。同时,少阳为小阳,人体也比较少做扭转的动作,少阳经的肌肉相对来说比较小。三阴经属脏,主藏。阴经的肌肉在人体的阴面,主要做的是向里保护的动作。在六经里,三阴经证的时候,大体属于精亏血少的病情。三阴经的肌肉少而小,三阴经的病症也没有三阳经那么强烈。总之,人体的经脉就是功能属性(生、长、收、藏)相同的一类脏腑组织的集合。某一个特定的经脉,具有身体某一类特定的功能。而我们真正治病的时候,不是用整条经脉,而是选取具体某经脉的某一个或几个穴位。穴位,是具体在这个经脉上的阴阳属性再次细分的特定的节点。因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比如太阳经属阳,属表。其中的手太阳属于表中之表,足太阳属于表中之里。小肠腑和膀胱腑属于表中之里,手足太阳经脉属于表中之表。具体在某一个经脉上,我们常用的“井荥输经合”,又是一个小的阴阳的细分。其中的井穴,在人体手指、脚趾的末梢,属于动静脉交汇处,末梢神经分布密集的部位,主生发交通。荥穴,一般分布于指、趾间关节。此关节动作灵巧,肌肉少,主疏通。输穴,主要在腕踝关节附近,属于阴阳交汇之处,虚实皆主。经穴,主要分布于腕踝关节之上,肌肉丰厚的地方,主收敛。合穴,一般在肘膝关节周围,是肌肉收束聚合的地方,主合,主藏。由于阴经和阳经属性不同,其中的阳经的井穴属“金”,阴经的井穴属“木”。除了五腧穴,还有原穴,络穴,郄穴,俞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四总穴等特定穴,以及其他一般的穴位。十四经脉上的诸多穴位看起来很繁琐,但是内在的原理就是阴阳五行,就是对人体分“方”的理论的细化。掌握了基本原理,对于众多穴位,也就可以知其大要了。所谓“万之大不可胜数也,然其要一也。”三、针刺穴位能起作用(补、泻)的基础——人体的排异反应(免疫力)不沾任何药水的细不锈钢针,或者古人用的其他金属的针,刺进身体能够起作用,基本原理就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的“排阳得针”。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人体天然具有的“排异反应”。人身体进入任何一种异物,比如细小的致病菌、病*,或者木刺、鱼刺,或者移植的器官,都会引发人体的排异反应。也就是说,人体都会调动相当的元气,试图清除进入身体的任何一种异物。针刺穴位能够起作用的基本原理,就在于此。我们给身体刺进一根针,身体马上会调动元气来攻除这根异物。到了一定的时间,针可以拔出去,而调动过来的元气已经回不去了,就会留在此地发挥相应的作用。什么相应的作用呢?如果是针刺合穴,就会发挥合穴的作用,发挥收藏的作用。如果针刺井穴,就会发挥井穴的作用,发挥生发交通的作用。从这里我们也能知道,恩师常说的,针刺能够起作用,针刺手法没有太多实际意义。针刺能够起生发还是收敛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所选取的穴位属性的不同。穴位属性不同,所激发和调动的功能不同,实现的补泻的疗效也就不同。至于针刺手法,只有重刺激偏于泄,轻刺激偏于补。针越粗,扎进去的越深,调动的元气越多。古人总强调五腧穴,总强调背腧穴和募穴,原因就在于此。其中,五腧穴一般在肘膝关节以下。而当患者是少阴病的病情,已经有“四逆”的症状了,肘膝关节以下可供调动的气血已经很少了。这时候,针刺“井荥输经合”的现实意义不是很大。应该选用中药,或者相应的俞募穴。这时候,躯干部位可供调动的气血更多一些。其中的“背俞穴”,在人体背部。所谓“腹为阴、背为阳”,背俞穴就属于疏通的穴位。其中的“俞”,本身就是运输,疏通之意。而“募穴”,一般位于人体腹部,发挥“募集”,也就是收敛保护的作用。反过来看,人体有淤血,有时候会有刺痛的感觉。这时候,淤血已经成为了异物,刺痛,是身体在攻通淤血表现出来的症状。这时候看,症状未必全是坏事。正也好(针刺治疗),邪也好(症状表现),其内在的规律,都在于气机,都在于人体本身的自我纠正的功能。四、略说灸法灸法,一般是用艾条、艾绒燃烧,熏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直接烧灼某个穴位来达到治病的目的的。宗旨,灸法是用艾草燃烧的热量,直接作用于穴位上。艾灸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形式。比如艾条熏,间接灸,直接灸。直接灸的艾壮,也分大壮,中壮,小壮等等。比起扎针,可以说艾灸形式更为灵活,适应症更为广泛。大多需要针刺的病情,都可以使用灸法来替代。比如内关穴需要针刺,这时候使用麦粒灸,也是可以的。只是需要根据病症的轻重,调整艾柱的大小和壮数。艾条熏,间接灸,看一般的介绍针灸的书就可以,不需太多论述。但是艾条熏和间接灸的热量有限,对学位的刺激有限,因此能够治疗的疾病也十分有限。恩师的《灸法直论》主要探讨的“直接灸”的方法,是真正能够治重症、久病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陷下则灸之”,只有陷下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重灸法(主要指关元、中脘、膏肓等穴位)。陷下,是在治疗过程中,精气非但不能得到积累,而是正在越来越少,呈向下塌陷之势的情况。《伤寒论》里强调,“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精极亏,火又比较旺的情况下,慎用灸法!灸法虽然能治顽症重症,但是比四逆汤力量更加强大,也就是说,更加难以驾驭。用错了,会耗散患者已经积累的精气,反而导致病情加重。临床上一定要谨慎!请参考《走下神坛的四逆汤——四逆辈要吃到什么程度?》。五、略说针刺、艾灸与中药的异同,以及针灸疗法的注意事项针灸和中药能起治疗作用的基本原理,都是《内经》、《伤寒论》表述的“六经辨证(顺应、调动和调整人本身的“自我纠正”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说,三者是相同的。然而,针刺、艾灸和中药对人体的刺激方式不同,刺激程度不同,也就是对人体的“调动”的方式和能力毕竟不同。所以,其作用范围,作用强度,作用时间是有不同之处的。宏观来看,就是《灵枢·经脉篇》说的:“盛则泄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陷下则灸之。”也就是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前提是要六经辨证。其中,“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病情不是大实证,不是大虚证,而且只有一两条经脉病变的时候,可以选取作用于经脉的针刺的方法。对于大实证,针刺不好用。恩师说过,你很难用一套针法治疗大承气汤证,治疗结胸证。对于虚寒证,针刺不好用。已经四逆了,就老老实实用温里的方药。针刺,尤其是针刺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难以激发出有效的精气。其中,“陷下”的情况,需要选取直接灸的方法。灸法,更适合于虚寒证。而针刺,更加适合于需要疏通的病情。尤其是其中的放血疗法,主要适用于被憋住,被堵住的病情。这时候,艾灸不是很合适。中药,又需要煎药。而且对于局部的实证来说,针刺其实很方便。相对来说,中药的适用范围更广。而针刺的方法更加快捷。很多时候,中医的急救,针灸可以派上大用场。比如笔者治疗急性阑尾炎,一般都是先用长针重刺激阑尾穴,缓解患者的急性腹痛。留针的同时,熬上中药,做后续的治疗。比如脑溢血的放血疗法(请参考《脑溢血针灸急救及其原理》)。虚症中的急症,针刺也会有效果。有些病情,既可以扎针,又可以艾灸,还可以使用中药。那就看哪个疗法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或者疗效更加可靠。就像误会中药没有副作用一样,经常有人误以为针灸疗法也没有副作用。这真是极大的偏见。笔者以为,这样的言论,迟早会害了针灸。针刺疗法用对了,可以说没有什么副作用。用错了,相当于调动了不该调动的精气,也就消耗了不该消耗的精气。笔者家乡素有“针灸弱人”(扎针使人越来越弱)一说,正是此意。请参考《“是药三分*”浅解——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包治百病???》。所以,针刺选穴,一定要精准。不该扎的穴位,一个都不能多扎。事实上,真正懂得阴阳互根的人,是不会选取那么多的穴位的。就像用药遵循“六经辨证”的先后原则一样,针灸也要分先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害人害己还不自知。至于直接灸的选穴,就更要谨慎了。一般来说,一次施灸的穴位,越少越好。从某种意义上说,针刺疗法确实更加灵活,但是和用药、用灸所遵循的补泻原则是一致的。
这是在针砭时弊,而不是宣传针灸疗法。
(图片源于网络致谢)
针刺、艾灸、中药,各自都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三者究竟有什么异同,三者的适用范围是怎样的,很难在短时间内论清楚。这里只是略讲了一点基本原理。相关的具体内容,需要学习《*帝内经》、《伤寒论》,以及历代有关针灸的一些专著。
恩师王正龙先生在一次谈到针灸的时候,提到需要的参考书,笔者整理如下:
《子午流注针经》,需要看原文,不要看所谓注家的感受。《子午流注针经》的核心在于五行生克,在“井荥输经合”,在于虚实。而不是什么时辰扎什么穴位。原则:子虚补起母,母实泄其子。
《扁鹊心书》,主要讲灸法。
《针灸穴名解》,或者与之类似的,有解释穴名含义的参考书。
《绘图针灸易学》
《针灸经络输穴歌诀》或者《针灸歌赋》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深入研究,可以看《针灸大成》。
上述的参考书,需要注意其中的弊端。书中列了很多的病症,什么病症扎什么穴位。但是临床上经常不好用。因为要分虚实。虚症,扎针疗效不会太好。
燕人:耿创新.03.05郑重提示: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文中方剂仅为作者学术理论的实践,非中医人员请勿试药,中医人员请勿以此特定病案的方剂套用到自己患者身上!欢迎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作者对所发文章保留版权,盗版必追本期编辑:陈墨
友情集结号
梁漱溟
学习梁漱溟
耿创新
王正龙先生入室弟子
临床之余,致力于
《*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的传播
点这里,进入讨论区,一起聊中医本期话题:你对针灸治疗有什么体会?
留言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