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几十年风雨洗涤,其实人生不过就是一个过程,人格、亲情、友情、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生老病死,看开一切,从容淡定,一笑而过。——张大宁如是说。
一个温和、看上去安静的人,却一生总在挑战更远的疆域;
她举止之间透露着名医大家的风范与儒雅,谈吐间,对人生的那种理解与感悟,更叫人多了几分的尊敬与钦佩!
张大宁,出生中医世家,当代京城名医施今墨入室弟子、“百草堂”创始人张仁济教授的长女。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高健委中医药肿瘤防治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医院院长。
独辟蹊径赋新篇
非常之人,始能成就非常之事。
张大宁中草药抗癌获奇特疗效,缘于其作为中医抗癌大师张仁济之传人,深得先父中医治癌之精髓与真谛。
张仁济原名张秀岩,年3月生于河北乐亭县,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祖上大量藏书,尤其喜读医书。16岁考入河北省第三师范学校。年,他弃教习医,考入北平大学医疗系。
年,又改学中医,考入华北国医学院,并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名医之一、华北国医学院院长施今墨的入室弟子。
以后,张仁济又东渡日本,学西医两年。
深厚的中西医底子,为张仁济一生坚持走中西医治癌道路奠定了基础。
张大宁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张仁济发现有54种中草药具有治癌作用,便独辟蹊径地首创了既不同于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也不同于传统中医的“以*攻*”疗法的“中医免疫疗法”,千万百计地保护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年轻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学院的张大宁,长期随父行医,在父亲的熏陶下,闻药香,睹父施医;察药方,耳熟能详。
并深得其父嫡传,潜心研修、医术精湛。
她继承并发扬了父亲中医免疫治癌的精髓,坚持中西医相结合的科学治癌思路,延续了传统医学以“人”为本的整体治疗,对肺癌、肝癌、食道癌、结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恶性淋巴癌等多种癌症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减轻癌痛、降低癌热、提升血象、防治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年,张仁济创办了中医抗癌“百草堂门诊部”,星转斗移,张仁剂去世后,百草堂由亲生女儿张大宁精心打理。
张大宁秉承父愿,在理论与实践上又创新发展了先父首创的“中医免疫疗法”,提出了“中医抗癌免疫康复疗法”,其显著特点是:
其一,带瘤生存,留人治病。
张大宁认为,手术、放化疗及介入治疗等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患者的病理、病位、病情不同,有的病人没有手术指征和化放疗条件,如强行施治,可能导致过早夭折。因此应该坚持因人施治、带瘤生存。
其二,以人为本,综合治疗。
张大宁认为,肿瘤是患者全身病变在局部的反应,所以在治疗中,要根据病人病位、病理、病程、体征,全面、科学地分析,确定综合治疗方案,即:西医、中医、体能锻炼、食疗、心理治疗为一体的治疗方案。
其三,依据体症,顺势疗法。即:杜绝过度治疗。
张大宁主张: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如强行手术,将会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癌细胞;体征不具备放、化疗条件的患者,为避免造成“人瘤共损”,都应以中草药调理气血,重脾胃为主的治疗。
其四,缓解痛苦,延长寿命。
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丸、散、膏、丹等多种剂型的优势,运用推拿、按摩、针灸等多种手段,内服与外敷相结合,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以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其五,天人合人,用药如用兵。
强调天然百草治癌,讲究用药出奇、奇在准确,用药求变、稳中有变,用药协时、适应节气,用药得体、顺应病期。
自年起,张氏父女共接诊近16万多人次的海内外各类癌症患者,其中大部分为中晚期癌症患者。
根据中国癌症学会编著的癌症防治手册的疗效评定,张氏父女的“中医免疫康复疗法”治疗的治愈率达到6.8%,治疗总有效率达85%。
妙术施治慧润苍生
年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张大宁又创办了集科研与医疗于一体的肿瘤专业治疗机构——医院,并任院长。
在“百草”更广阔的天地中,张大宁努力创造中医抗癌的浓厚科研学术环境,总结张仁济几十年临床经验,著书立说出版多部中医治癌和肿瘤康复医疗方面的医学专著;
积极参与组织国内抗癌康复社会活动;
捐资支持各类抗癌公益事业;
走向世界传统医学讲坛,介绍中医药抗癌新探索。
“百草”不仅在国内颇有影响,在国际上也蜚声遐迩。
目前,“百草”医治的癌症患者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同时还医治了泰国、新加坡、印尼西亚、日本和美国等地的癌症患者。
譬如,台湾患者陆*少将张克地先生因患肝癌化疗导致白细胞过低,年专请人来京代诊,服百草中药余剂后,肿块消失,出现各项指标均正常的奇迹。
几十年的风雨洗涤,经过张大宁治愈的癌症患者,都会在张大宁的三维治疗,即“心理、病理、康复功能”的治疗与真诚的关爱中产生战胜病魔的兴奋与自豪感。
回顾自己多年来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抑制癌症的过程,张大宁用心地讲述着与患者共沉浮、同悲喜的喜获,不时地流露出自己对苍生之众深切的悲怜情怀……
“我看病主要是治病求因,即一定要了解病人患病的全过程,才能推断出其病因。”张大宁说。
为此,她每每给病人看病时的首诊必须达到至少40分钟,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逐步找出病因。
“治病的思维方法实际上是寻症求因,就要善于与病人沟通,打开病人的心结,倾听病人的倾诉,体会病人的痛苦,找到病人的真正病因”。
医生只有做到这个基本功,看病才能做到稳、准、狠,才能根据病因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治理方案。
“少一分埋怨,多一分超然”,也是张大宁对患者仁爱善良、侠骨又柔肠的重要一面。
年轻时的张大宁,曾经历过到农村插队的生活,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中她常常带着医书学习,在农村看到很多农民缺医少药的情况,便略施一些自己在家里学到的医术,奔走乡间为老百姓化沉疴恶疾,这种蹉跎坎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张大宁无畏无求的思想境界,也造就了她医疾济生的仁德胸襟。
更为重要的是,年,张大宁因积劳成疾,自己也患了乳腺癌并兼肺转移,这使她本人有机会亲自尝试百草抗癌疗法的神奇,也使她更进一步理解了自己的使命。
这段经历,让张大宁学会换位思考,往往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体会到古人云“自古良医者,以仁爱之心,救人于水火之中;以神异妙术,为健康代言”的真正内涵。
此外,“中西医结合也非常重要,”张大宁强调,对于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而言,肿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所致,每个人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因此,治疗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既不能在有手术时机时鼓动患者只吃中药,又不能在放化疗无效时还让患者将之当作救命稻草。
医生必须随着科学的发展用新的技术把自己充实,中西医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看病,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才能为患者制定更适合的治疗方法,增加患者生存的机率与信念。
心有多大,责任感就有多强
岁月蹉跎,日月如梭。
现在的张大宁,两鬓稍染霜,尽管已然是德馨芳菲、事业有成,但其一片丹心在杏林的热血情愫却总激励自己不断地挑战着更远的疆域。
年,张大宁担任全国高健委中医药肿瘤防治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她看来,对于广大癌症患者来说,并不是只有治疗癌症最重要,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自由地、几乎没有烦恼地活着。
如何做到这点?
就必须通过讲座的方式让患者走出疾病认知的误区,更好地认识生命、认识健康,让癌症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抑制癌症。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所以我们举办肿瘤防治康复的培训活动,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疾病、主动把握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同时,发展中医药应该有个产业化的发展思维,中医看病是一个临床经验的积累,“作为一名医生,我觉得应该把自己的理念、思维方式和一些看病的手段传授给更多人。”
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张大宁立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办成三件事:
一是:办学,创办一所癌症康复学校,让癌症康复者能回归社会。一些癌症患者在身体康复之后,在社会工作中得到自我价值康复和心理的康复非常重要。
为此,癌症康复学校会培养癌症患者一些技能,一方面让这部分人在这里工作,总结出自己战胜癌症病魔的得失之路,让更多的人学到这种技能与技术;一方面让他们回归社会、服务于社会,重拾社会自然人的幸福与快乐。
医院,医院专门设立专家楼,聘请退休之后的老中医专家定期坐诊,这部分人往往退休后无所事事,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他们的精神很孤独,需要与人交流。
所以,“我们会打造一所医院,把这些老专家聘请过来,以半个月为一个周期,这段医院边疗养,边工作,老同事老朋友聚会,把医院做成一个让大家老有所得、老有所乐、老有所归的欢乐幸福场所。
三是著书为弘扬中医、对中医的发展历史做贡献,“把我们的临床经验、典型案例编成书,记录下来,突出中医的个案,备后人借鉴”。
可见,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到当前的雪染双鬓,乃至老骥伏枥的古稀之年,贯穿于张大宁人生过程的一种信仰,正是这种对工作的追求和对性格的陶冶做到了恰到好处的结合,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凿实令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