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异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景岳康复医学思想及其学术成就 [复制链接]

1#
暑假治疗白癜风去哪儿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20415/10616285.html

张景岳(~),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医家,越医的杰出代表。景岳精研医理,理论与经验均擅胜场,精通内儿妇外诸科,于医之外,象数、星纬、堪舆、律吕皆能究其底蕴,誉为通才。其所撰《景岳全书》、《类经》、《质疑录》集中反映了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宗羲《张景岳传》谓:“为人治病,沉思病原,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一时谒病者,辐辏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南雷文集》前集卷十)。《四库全书》“景岳全书”条评:张景岳“专以温补为宗,颇足以纠卤莽灭裂之弊,于医术不为无功。”景岳以为金元以来,刘守真立诸病皆属于火之论,朱丹溪创阳有余阴不足之说,后人拘执其说,不辨虚实,寒凉攻伐,动辄贻患,所以力倡人之生气以阳为主,且难得易失,故以温补为宗旨,遂成一家之言。后人于此阐发已深,而其博大的康复医学思想及学术成就,鲜有人论及。今不揣简陋,系统梳理,简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1

-中年求复的预防观-

1.1强调中年开始保养的重要性

景岳认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兴论》,下称《中兴论》)。中年是人体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景岳以国运中兴作比喻,认为“国运皆有中兴,人道岂无再振?”(《中兴论》)中年求复,可使“老者复壮,壮者益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倡不能在衰老之后再重保养。中年求复之理易明,如何“复”是关键。景岳自谓“敢云心得,历验已多,是固然矣”(《中兴论》)。其心得在振元气。“求复之道,其道何居?盖在天在人,总在元气,但使元气无伤,何虑衰败”(《中兴论》)。元气即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但元气是无形的,是通过人的形体反映出来的,如面色红润、精神光泽、形体结实、行动灵活等体征,即是元气充足的征象。而形体又是以精血为基础的。“故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使能知此,则变化可以无方,神明自有莫测”(《景岳全书·传忠录·治形论》)。景岳认为补精血的最好办法是药饵。“然用此之法,无逾药饵”(同上)。在他的《新方八阵》中,有大补元煎、左归饮、三阴煎、两仪膏等著名方剂,常用药物有熟地、萸肉、菟丝子、杞子、人参、当归等。这些方剂为历代医家所喜用,并延至今日。景岳因擅用熟地,故有“张熟地”之美誉。

《景岳全书》

1.2重视后天人能胜天的作用

景岳对先天(指禀赋、遗传)、后天(指后天的调摄)与健康长寿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两天俱得,其全者,耄艾无疑也;先后俱失其守者,夭促弗卜也。若以人之作用言,则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后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景岳全书·传忠录·先后天论》)。特别重视后天的人为作用。“残损有因,惟人自作,是即所谓后天也。然而所丧由人,而挽回之道,有不仍由人乎?且此非逆天以强求,亦不过复吾之固有。”(《中兴论》)。其思想源于《易》理,“所以《易》重来复,正为此也”(《中兴论》)。对于“慎”的具体方法,景岳曰:“所谓慎者,慎情志可以保心神;慎寒暑可以保肺气;慎酒色可以保肝肾;慎劳倦饮食可以保脾胃。惟乐可以养生,欲乐者,莫如为善;惟福可以保生,祈福者切勿欺天。但使表里无亏,则邪疾何由而犯,而两天之权不在我乎?”(《中兴论》)景岳人能胜天的观点于现代康复医学之本义大有启迪。陈可冀等人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先天遗传、发病年龄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后天主动、合适的动静调摄对心血管健康作用更大。

2

-五脏同补的整体观-

景岳五脏同补的整体观源自《内经》的有关论述及其五行五藏的观点。《灵枢·天年篇》:“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接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尝,故能久长。”“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脉搏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所谓五行五藏,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包括其他四行。《类经图翼·运气·五行统论》曰:五行者,“第人皆知五之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复有互藏之妙焉。”如土之互藏,木非土不长,火非土不荣,金非土不生,水非土不蓄。万物生成,无不赖土,而五行之中,一无土之不可也。景岳五行五藏的观点,将五行与阴阳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力,质非气不行”(《类经图翼·运气·五行统论》)。将五行与五脏结合起来,即形成了五脏互藏理论。《景岳全书·卷六·脉神章》曰:“凡五脏之气必互相灌溉,故五脏之中,必各兼五气。”同时又指出:“有一脏之偏强,常致欺凌他脏者;有一脏之偏弱;每因受制多虞者”(《景岳全书·卷二·传忠录·脏象别论》)。为此,景岳创制了五脏同补的代表方——五福饮。该方由人参(补心)、熟地*(补肾)、当归(补肝)、白术(补肺)、炙甘草(补脾)组成,主治五脏气血亏损,方后自谓“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景岳五行互藏、五脏互藏的观点,对丰富中医理论贡献殊大,五脏同补理论揭示了五脏五藏之深意,对确立康复医学治则治法大有指导意义。

3

-阴阳互引的辨证观-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根基,景岳尝曰:“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景岳全书·卷一·传忠录·阴阳篇》)。其阴阳互引的辨证观包含三个方面:

3.1重视先后天阴阳互引

景岳认为人体当分先后天阴阳。气血、脏腑、寒热,为后天有形之阴阳,盛衰昭著,体认无难;元阴元阳为先天无形之阴阳,曰元精、元气,变幻倏忽,挽回非易。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生气通天,惟赖乎此。当时弊病是“今之人,多以后天劳欲戕及先天;今之医,只知有形邪气,不知无形元气”(《景岳全书·卷一·传忠录·阴阳篇》)。此语亦当为今日医家、病家共诫,病者当重视后天养先天,医者当重视无形之阴阳。

3.2制方用药擅长阴阳互引

景岳从《内经》阴阳互根的道理中悟出,“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如求汗于血,生气于精,从阳引阴也;又如引火归源,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也。此即水中取火、火中取水之义”(《景岳全书·卷一·传忠录·阴阳篇》)。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卷五十·新方八阵·补略》)其创制的左归丸、右归丸,以育阴涵阳和扶阳配阴为组方宗旨,方中去“三泻”(茯苓、丹皮、泽泻),重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调补奇经,充髓填精,深得水火既济之妙。又如列于散阵的大温中饮(熟地、冬白术、当归、人参、甘草、柴胡、麻*、肉桂、干姜),用熟地、当归配散剂,即是“求汗于血”。景岳在方后还颇为自得地说:尝见伤寒之治,惟仲景能知温散,如麻*桂枝等汤是也;亦知补气而散,如小柴胡之属是也;至若阳根于阴,汗化于液,从补血而散,而云腾致雨之妙,则仲景犹所未及。故予制此方乃邪从营解第一义也。列于补阵专治“劳倦伤阴,精不化气”的补阴益气煎(人参、当归、山药、熟地、陈皮、甘草、升麻、柴胡),用人参配熟地即是“生气于精”。列于热阵的镇阴煎(熟地、牛膝、炙甘草、泽泻、肉桂、附子),治疗“阴虚于下,格阳于上”之症,用熟地配附、桂,即是“引火归源”。列于补阵的贞元饮(熟地、当归、炙甘草),专治由“元海无根,亏损肝肾”所致的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用熟地配当归,即是“纳气归肾”。景岳此举,后贤每多效法。吴澄《不居集》曰:“有血虚不能托邪外出者,宜大温中饮。此托补之大法,万世不易之理。凡禀质薄弱者速用此法,自有云腾致雨之妙”。

3.3制方阴阳泾渭分明

景岳又谓:“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分;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此又阴阳邪正之离合也”(《景岳全书·卷五十·新方八阵·补略》)。在治疗疾病的寒热虚实上,景岳制方时泾渭分明。如胃关煎、抑扶煎,虽都用于治泻痢,但抑扶煎用干姜、吴萸、乌药直驱寒邪以抑阴为先,治泻痢之属寒实者;而胃关煎用熟地、山药配干姜、吴萸以益肾温脾,专为虚寒泻痢而设。景岳还特别告诫,抑扶煎“此胃关煎表里药也,宜察虚实用之。”又如金水六君煎、苓术二陈煎,同为治痰之方,但前者以熟地、当归加二陈,重在补精生气以治痰;后者用干姜配二陈、猪苓,直接温化水饮。

掌握了景岳的阴阳互引辩证观,临证时就能纲举目张、左右逢源了。

4

-灸药并重的简验观-

灸法适应症广泛,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至今仍深受百姓欢迎。灸法为古代铃医所常用,景岳为大儒医,不以其简陋而弃之,且颇有心得。《类经图翼》卷十一“针灸要览·临证灸法要穴”中辑录了明代以前的数百首灸法验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症;《景岳全书·杂证谟》中20类提到针灸疗法,其中5类为针法,15类为灸疗。景岳重视灸法,首先,他认为艾灸的温阳作用很突出,与他提出的人体“阳非有余”的观点很相宜。“凡诸疠之作……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图翼·卷四·经络二·针灸诸则》);在“诸证灸法要穴”中提到“凡用灸者,所以散寒邪,除阴*,开郁破滞,助气回阳,火力若到,功非浅鲜。”“膏肓俞……此穴灸后,令人阳气日盛……则诸病无所不治”(《图翼·卷七·经络五·足太阳膀胱经穴》)。其二,认为某些疾病灸胜于针药,如中风后遗症、产后手足厥逆等症。“中风服药,可扶助,要收全功,艾火为良。”“若妇人难产坠胎后手足厥逆,针之立愈,若灸更胜”(《图翼·卷八·经络六·足少阳胆经穴》)。其三,灸法的防病作用确凿。足三里,“凡一切病*,皆灸足三里三壮,每日常矣,气下乃止”;风门穴,“善能泻一身之热气,常灸之可永无痈疽疮疥之患”;神阙穴,“在神阙行隔盐灸,若灸至三、五百壮,不唯愈疾,亦且延年”(《图翼·针灸要览诸证·灸法要穴》)。

明代多为药条灸,如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景岳对此亦有所创新。《类经图翼》中还附有经络针灸图79幅,附歌、赋各42首,“针灸诸赋”1首,有助于推广应用,《医宗金鉴》中许多类似内容即源于此。尽管灸法易行有效,景岳仍重视灸法的禁忌症。《图翼》卷四《禁灸穴歌》指出47穴禁灸,在卷六——卷十一中40余次提到禁灸、不宜灸的腧穴及疾病,并说明产生的后果,如“天府……禁灸,灸之令人气逆”(《图翼·卷六·经络四·手太阴肺经穴》),17次提到孕妇禁灸的穴位,其心可鉴。

《类经图翼》

5

-结语-

陈立典等人提出“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的思想,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措施,治未病及养治结合的理念,是中国康复医学的特色,也是优势。”为达到年基本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的目标,从古代医家中吸取养料,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也是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当代医学工作者通过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对中医传统康复理论及古今医家名方名术作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就,如刘献祥等对独活寄生汤防治骨关节病的疗效及机理研究、陈可冀治疗骨性关节炎学术思想及经验研究、姚新苗等从以筋为主的视角认识现代脊柱康复医学研究等等。张景岳无愧为古代医家的杰出代表,其康复医学思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创制的五福饮、左归丸、右归丸等名方,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当今社会,康复更加强整体观,从中医中吸取养分,中国康复医学老树开新花,我们将继续努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