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异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肖占祥医生文章解析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788354.html
专业技术人员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养成了严谨的思维习惯。因此,当他们诉诸文字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这种思维习惯的威力。下面,医院血管科肖占祥医生发布在微博上的文章,我来解析一下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肖占祥医生致网友的一封信》作者:肖占祥大家好,我医院血管外科大夫肖占祥,很高兴在这个平台上与你们相识。11月19日凌晨,我在广州飞往纽约的飞机上,大概飞到阿拉斯加上空的时候,突然听到飞机上面的广播在找医生。当时我和暨南医院的血管外科主任张红主任都在这个航班上,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们两个就一起到了后仓。解析: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非常清楚,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事件的起始状态。肖医生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字训练,所以在使用第一人称的表述时,文字比较生活化。否则,第一句会写成:11月19日凌晨,我乘坐南航CZ航班从广州飞往纽约。后续他又重复写了一遍自己和张红主任在航班上,其实更好的表述方式是:当时暨南医院的血管外科张红主任也在航班上,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两个就一起到了后舱。到了后仓以后,发现卫生间里面有一个老人在蹲着上厕所,一直在痛苦的哀嚎,满身大汗。乘务员就给我们讲,两小时前,这个老头出现了排尿困难的情况,非常痛苦。我摸了一下他的小肚子,发现膀胱部位非常鼓胀,而且我一触碰,老人的疼痛感明显加重,我们就估计老人是急性尿潴留。因为他是个70岁的老年男性,估计是前列腺肥大,再加上长途旅行比较疲劳,膀胱收缩无力引起的急性尿潴留。解析:这一段可以说是全文最核心的部分,它如果写崩了,后续所有的文字都不会成立。为什么那么说?因为这一段是写医生做病情诊断,分为好几个小层次。首先是观察,病人在上厕所,而且是蹲着;病人在哀嚎,满身大汗;然后是询问,当时病人应该表达困难,所以询问现场乘务员,得知两小时无法排尿;再后来是触诊,观察病人腹部状态,用手按压看病人反应;最后,两位医生据此得出结论:急性尿潴留。这一段写了两位医生的诊断全程,层次分明,步骤清晰。他当时怎么做的,现在就怎么写,这就是专业优势。注意一下最后一句,他单独摘出来写。因为前面的全部都是事实,但最后一句是医生对病情的推测:因为70岁男性病患,推出有可能前列腺肥大。加上长途旅行,膀胱收缩无力,因而引发急性尿潴留。当时的情况假如不采取紧急措施的话,这个病人会出现膀胱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出现休克等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可能会危及到老人的生命。但是在飞机上要采取紧急措施的话,无非就是两个,第一个就是插一个管子进到尿道里面,通过尿道进入膀胱,把尿引出来;第二,如果没有插的管子的话,那只有进行膀胱穿刺。解析:整个事件最吸引公众的,是其中的矛盾冲突。在高空飞行的飞机,和对急症患者的救治,它们之间存在紧张的对立。而所谓戏剧冲突,说的就是两难选择,主人公需要在两种差不多等同的艰难选择中选取一种。CZ航班上发生的不是戏剧,不是电影,而是真实事件。医生同样面临两难选择:不救会危及病人,救则条件不足。肖医生在叙述上并没有追求戏剧性,而是如实表达了他当时的选择困境。这也是源自两位医生的专业习惯,先做出诊断,然后预测病情发展的后果,再去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当时在飞机上没有设备可以帮老人导尿,飞机上仅有的器材就是一些消*的器材,和一个5ml的注射器,还有软塑料的吸氧管,仅有这些器材。当时我就和张红主任做了一个决定,为这个老人直接进行膀胱穿刺,用5ml的注射器针头进行穿刺。解析:没有任何抒情,没有任何渲染,肖医生的文字在这里不带任何情感。就是回顾了当时机上的医疗设备情况,同时,估计也是想以此回应网络诸多键盘侠和事后诸葛亮的诘责,质问他们为什么要用针头做穿刺,为什么不用导管引尿,为什么不等待病人缓解等等等等。肖医生的叙述,合理地证明了他们选择穿刺的必要性和唯一性。我们把这个针头进行了改造,把塑料管接到5ml注射器的针尾上面,准备进行穿刺。当然,穿刺前跟家属和机组人员都进行了沟通,我们也估计到可能会穿刺失败,因为针比较短,比较细小,而膀胱的位置相对比较深,这些情况也都给家属讲清楚了,家属还是比较理解配合的。解析:在所有的诊断流程走完一遍之后,医院里动手术前一样,去找家属讨论手术方案,告知他们可能存在的风险。我相信,肖医生写这一段文字并非是为了排除法律上的风险,而是出于一种本能。他的职业习惯让他觉得当时应该这么做才对,所以现在他写文章的时候也就很自然地写了出来。否则,从文章紧凑的角度考虑,其实这一段和以下两段都可以去掉。但是机组人员有些顾虑,万一我们膀胱穿刺失败了,会牵连机组人员,他们提出要紧急迫降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西部的机场,但是估计要花费30分钟到一个小时,而且紧急迫降的费用大概是70万美金到万美金,而且要耽误整个飞机乘客的行程。解析:这一段算是小插曲,但是也写得非常有意思。之前连续追踪新闻,我就发现南航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有些暧昧不清。当时我就在问自己:南航对于这样的机上紧急施救会持有怎样的态度?现在从肖医生的记录来看,航空公司方面当然是有顾虑的。按照标准处置程序,联系地面,空中放油,安排紧急备降,地面救护车接送,一点问题都没有。无论最终发生什么状况,和航空公司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航空公司已经尽到承运人的责任。反而是现在,有两位医生出手,如果出了任何意外状况,反而会让航空公司和医生都陷入麻烦。肖医生这里其实非常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备降时间长,额外费用高,而且会造成旅客延误,他更倾向于空中直接手术救治。然后,我和张红主任又再次跟机组人员进行沟通,我们还是想尝试一下,如果不成功再说,因为这个损伤不会有太大副作用,发生的概率是比较小的,最后机组人员同意了我们的方案。我们就把病人搬到后舱,地上铺上单子,让病人侧躺,开始进行膀胱穿刺。解析:医生手术,一般是院方和病家的一对一关系。这次却多了承运方,征得家属同意不行,还要和承运方沟通,三方一致才能动手。最后,机组兜了一圈回来,终于意识到在医学问题上自己并没有发言权,只能听医生的。而医生说服他们的理由,也是基于专业知识:膀胱穿刺即便失败也不会有多大危险。最后,肖医生还专门写了他们的手术准备情况,可以说是非常严谨。以上三段真是写得非常有意思,我认为去掉没问题。但肖医生那么写出来,其实也不错,因为写出了空中做医疗决策的复杂和艰难,显得全文非常生动。穿刺还是比较顺利,直接就穿到了膀胱,尿液慢慢就流出来了,但是很遗憾的是尿液流到塑料管的中段就基本停滞了,估计一方面是针比较细,另一个可能是膀胱收缩无力,尽管我用手按着他的膀胱,想增加外力让尿液能够挤出来,但是效果依旧不好。这个时候,张红主任就毫不犹豫的拿着橡皮管儿,也就是引流管的另一端,塞到自己的嘴巴里面,一口一口的把尿液吸出来。我这边儿就把握着针头的方向和深浅,我们两人配合的还是比较好,大概经过40多分钟,尿液吸出来了-毫升,病人说舒服多了。我们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大概过程就是这样。解析:网上引起最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