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医院徐虹、张欣和饶佳,本文已经发表在《儿科学大查房》年第一期。
摘要
综述目的回顾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方法,强调了早期筛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儿转归的重要性。
综述方法总结VUR的临床诊断、影像学评估,介绍VUR的内科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以及VUR患儿尿路感染(UTI)复发的处理。
最新进展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CUG)是VUR诊断和分级的“金标准”。对VUR的治疗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既往有肾瘢痕形成、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但仍反复发生UTI及新肾瘢痕形成的Ⅰ~Ⅳ级VUR患儿,可考虑中断内科保守治疗,转为手术治疗。美国儿科学会(AAP)指南强调,若怀疑UTI复发,应早期治疗,理想情况为48h内开始治疗。
总结对于儿童VUR,应早期筛查,早期治疗。许多因素均会影响VUR的和转归,应根据UTI复发风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引言
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reflux,VUR)是指排尿时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临床上,VUR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VUR常无膀胱压力增高或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发育畸形,其形成与输尿管和膀胱连接处的解剖角度、解剖位置及膀胱壁内输尿管隧道长短密切相关。继发性VUR常合并高膀胱压力或泌尿道发育畸形,如后尿道瓣膜、神经源性膀胱、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urinarytractdysfunction,LUTD)等。本综述主要介绍儿童原发性VUR。反流性肾病(refluxnephropathy,RN)是由于VUR和肾内反流伴反复泌尿道感染,导致肾脏瘢痕形成,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临床上以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RN是导致儿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文献报道,5%~10%的VUR患儿系由RN进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儿童VUR的患病率估计为0.4%~1.8%[1]。临床上,VUR通常无任何明显症状,轻度反流可自愈,在不同筛查对象中,其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患儿中,约30%的患儿发生VUR[2],而在UTI患儿中,男孩的VUR发病率高于女孩(分别为29%和14%)[3-5];在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中,约16.2%(7%~35%)的患儿发生VUR;在VUR患儿兄妹中,约存在27.4%(3%~51%)的VUR患儿,在患VUR父母的子女中,约存在35.7%(21.2%~61.4%)的VUR患儿[6]。自六七十年代研究者们发现,临床上,VUR患儿容易反复发生UTI,导致肾瘢痕形成,从而导致慢性肾功能障碍和高血压。儿童VUR日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