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82.html35个重点考点用*色背景标注
考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口诀:则整四病)
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口诀:理司以见)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考点2、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鉴别
得神: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
少神: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记少)
失神: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晦暗无华,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撒尿遗,骨枯肉脱,形体羸瘦。(记无)
假神:本为面色晦暗,一时面似有华,但两颧泛红如妆;久病突然转佳。(转折)
神乱:
脏躁:恐惧焦虑,不敢独处
狂:狂躁、打人毁物
癫病、痴呆:淡漠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
痫:突然昏倒、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
考点3、五色主病:
青色:寒、痛、瘀、气滞加惊风
赤色:热证和戴阳证
*色:脾虚和湿证
白色:虚证、寒证
黑色:肾虚、水饮、血瘀、寒证
望头面五官
囟门:
后囟:出生后2到4个月闭合
前囟:出生后12到18个月闭合(1到一岁半)
囟门凸起(囟填):多属于实证
囟门凹陷(囟陷):多属于虚证
望头发:
发*:发*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
小儿发结如穗,多属于疳积;
发白:指青少年白发。发白伴有耳鸣、腰酸等症者,属肾虚;
脱发:突然片状脱发,称为斑秃,多为血虚受风所致。
面肿、腮肿:
阳水:肿起迅速,眼睑头面先肿,上半身肿甚;
阴水:肿起缓慢,下肢足部先肿,下半身肿甚。
腮肿:
痄腮: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局部灼热疼痛。
发颐: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发热、疼痛。
望口、唇、齿、龈的临床意义
口角流涎:小儿见之多属脾虚湿盛;成人见之多为中风口歪不能收摄。
口疮:唇内和口腔肌膜出现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疼痛。多由心脾二经积热上熏所致。
口糜:口腔肌膜糜烂成片,口气臭秽,多由湿热内郁,上蒸口腔而成。
鹅口疮:小儿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者,多因感受邪*,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所致。
考点4、五轮学说:瞳仁属于肝(风轮)、黑睛属于肾(水轮)、白睛属于肺(气轮)、内外眦属于心(血轮)、眼睑属于脾(肉轮)
大便清稀水样,多为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大便*褐如糜而臭,多为湿热或暑湿伤及胃肠,大肠传导失常;
大便夹有黏冻、脓血,多见于痢疾和肠癌等病,为湿热邪*蕴结大肠,肠络受损;
大便灰白呈陶土色,多见于*疸;
大便燥结,干如羊屎,排出困难,多因热甚伤津、阴血亏虚;
望齿
牙齿色泽
牙齿洁白润泽:是津液内充、肾气充足的表现。
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
牙齿光燥如石:是阳明热盛,津液大伤。
牙齿燥如枯骨:是肾阴枯涸,精不上荣,见于温热病的晚期。
牙齿枯*脱落:见于久病者,多为骨绝。
牙关紧急多属风痰阻络或热极生风。
咬牙切齿为热盛动风。
睡中磨牙多因胃热或虫积所致,也可见于正常人。
望牙龈
牙龈淡红而润泽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牙龈淡白多是血虚或失血。
牙龈红肿疼痛多是胃火亢盛。
牙龈形态
齿缝出血,痛而红肿,多为胃热伤络;
若不痛不红微肿者,多为气虚,或肾火伤络。
牙宣: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多属肾虚或胃阴不足。
牙疳: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多因外感疫疠之邪,积*上攻所致。
考点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咽部深红,肿痛明显属实热证,多因肺胃热*壅盛所致。
咽部嫩红,肿痛不显属阴虚证,多由肾水亏少、阴虚火旺所致。
咽喉淡红漫肿多属痰湿凝聚所致。
望咽喉形态
伪膜咽部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者。如伪膜松厚,容易拭去,去后不复生,此属肺胃热浊上壅于咽,证较轻;
如伪膜坚韧,不易剥离,重剥则出血,或剥去随即复生,此属重证,多是白喉,又称“疫喉”,因肺胃热*伤阴而成,属烈性传染病。
成脓:咽喉局部红肿高突,有波动感,压之柔软凹陷者,多已成脓;压之坚硬则尚未成脓。
望皮肤
皮肤发赤: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为丹*。
发于头面者,名抱头火丹。
发于小腿足部者,名流火。
发于全身、游走不定者,名赤游丹。
皮肤发*
面目、皮肤、爪甲俱*者,为*疸,多因外感湿热、疫*,内伤酒食,或脾虚湿困,血瘀气滞等所致。
*色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因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而成。
*色晦暗如烟熏色者,属阴*,因寒湿阻遏,胆汁外溢肌肤所致。
考点6、望斑疹
斑
指皮肤黏膜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摊于皮肤,摸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的症状。
可由外感温热邪*,热*窜络,内迫营血,或脾虚血失统摄,或阳衰寒凝血瘀,或外伤血溢肌肤所致。
疹
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的症状。
常见于麻疹、风疹、隐疹等病,也可见于温热病中。多因外感风热时邪,或过敏,或热人营血所致。
麻疹
疹色桃红,形似麻粒,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颜面、躯干和四肢,疹发透彻后按出疹顺序依次消退。因外感时邪所致,属儿科常见传染病。
风疹
疹色淡红,细小稀疏,瘙痒不已,时发时止。为外感风热时邪所致。
瘾疹
皮肤上出现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大小形态各异,瘙痒,搔之融合成片,高出皮肤,发无定处,出没迅速,时隐时现。为外感风邪或过敏所致。
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白(疒咅)
又称白疹。指皮肤上出现的一种白色小疱疹。其特点是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白(疒咅)的出现,多因外感湿热之邪,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而发,见于湿温病。
水痘
指小儿皮肤出现粉红色斑丘疹,很快变成椭圆形小水疱,晶莹明亮,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兼有轻度恶寒发热表现者,称为水痘。因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所致,属儿科常见传染病。
湿疹
指周身皮肤出现红斑,迅速形成丘疹、水疱,破后渗液,出现红色湿润之糜烂面者。多因湿热蕴结,复感风邪,郁于肌肤而发。
热气疮
口角、唇边、鼻旁出现成簇粟米大小水疱,灼热痒痛。多因外感风热或肺胃蕴热上熏所致。
缠腰火丹
腰部皮肤焮红,可见成簇水疱性皮疹,簇生成群,带状分布,缠腰而生。多因外感火*,或肝经湿热,浸淫肌肤所致。
考点7、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斑:点大成片、平铺于皮肤之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疹:点小如栗、高出于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痈:红肿高大、根盘紧束
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
疔:形小如栗、根深而硬
疖:形小而圆、根浅、红肿热痛不甚
考点8、望排出物
望痰望涕
痰白清稀者,多属于寒痰
痰*稠有块者,多属于热痰
痰少而黏,难于咳出者,多属于燥痰
痰白滑量多,易于咳出者多,属于湿痰
痰中带血,色鲜红者,称为咯血
咯吐脓血痰,气味腥臭者,为肺痈
新病鼻塞流清涕,是外感风寒
鼻流浊涕,是外感风热
久病流浊涕,质稠、量多、气腥臭者,多为鼻渊
考点9、望小儿指纹
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望小儿指纹的方法。
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
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浮沉分表里
颜色
鲜红:外感表证
紫红:里热
青色:疼痛惊风
紫黑:血络郁闭
淡白:脾虚、疳积
长短:
邪气深入脏腑,病情严重,达于命关
病情凶险,预后不良,指纹直达顶端,其色紫黑
考点10、望舌
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舌色
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
淡白湿润,舌体胖嫩---阳虚水湿内停。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亏。
红舌:主热证。
实热——兼*厚苔虚热——少苔或无苔舌尖红——心火舌边红——肝胆火
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舌绛有苔,或伴有红点、芒刺---热入营血脏腑内热。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青紫舌:主血行不畅。
全舌青紫---全身性血行瘀滞。
舌有紫色斑点---瘀血阻滞于某局部。
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肺气壅滞或肝郁血瘀,亦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或某些药物、食物中*。
舌淡紫而湿润---阴寒内盛,或阳气虚衰所致寒凝血瘀。舌紫红或绛紫而干枯少津---为热盛伤津,气血壅滞。
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
老嫩舌
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主实证、热证。
嫩舌——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主虚证、寒证。
胖舌(胖大舌)
舌淡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肿胀舌:舌红绛肿胀者,多见于心脾热盛,热*上壅。
先天性舌血管瘤患者,可呈现青紫肿胀。
瘦舌
瘦薄——主气血两虚和阴虚火旺气血两虚见舌淡而瘦薄;
阴虚火旺见舌红绛而瘦薄。
点刺舌
皆主热盛;芒刺越多,热邪越盛。
裂纹舌
舌红绛而有裂纹---------多属热盛伤津。
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舌淡白胖嫩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者------多属脾虚湿侵。
齿痕舌
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舌态是指舌体的动态。
强硬舌: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活舌红绛少津而强硬---邪热炽盛。
舌胖大兼厚腻苔而强硬---风痰阻络。
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中风先兆。
痿软舌:舌体软弱,无力屈伸,痿废不灵。舌淡白而痿软---气血俱虚。
新病舌干红而痿软---热灼津伤。
久病舌绛少苔或无苔而痿软---外感病后期,热极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颤动舌: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久病舌淡白而颤动:多属血虚动风。新病舌绛而颤动:多属热极生风。舌红少津而颤动:多属阴虚动风。酒*内蕴:可见舌体颤动。
歪斜舌:表现特征歪斜舌指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
临床意义歪斜舌多见于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多因肝风内动,挟痰或挟瘀,痰瘀阻滞一侧经络,受阻侧舌肌弛缓,收缩无力,而健侧舌肌如常所致。
吐弄舌
表现特征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为“吐舌”;
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摇动不停者,叫作“弄舌”。
吐舌:可见于疫*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多见于热甚动风先兆。
吐弄舌:可见于小儿智能发育不全。
短缩舌: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
舌短缩,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寒凝筋脉。舌短缩,色淡白而胖嫩---气血俱虚。
舌短缩,体胖而苔滑腻---痰浊内蕴。舌短缩,色红绛而干---热盛伤津。
望舌苔
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考点11、口诀:
厚薄分表里
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
薄苔——主健康人,或病在表,病情轻。
厚苔——主食浊、痰湿,主病在里,病情较重。
润燥别津伤
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滑苔: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主痰饮主湿。燥苔:提示体内津液已伤。
糙苔:由燥苔进一步发展而成。伤津之重证。
腐、腻辩食湿
腐苔——苔质疏松而厚,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在舌面上,极易脱落。主食积、痰浊、内痈。脓腐苔主内痈。
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擦之不去,刮之不脱。主湿浊、痰饮、食积。
剥落鉴阴伤
地图舌——舌苔剥落呈地图状,边缘凸起,镜面舌——舌苔全部剥落,舌面光洁如镜。类剥苔——剥落处可见新生颗粒。
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
鸡心苔——周围剥脱,仅留中心一小块
真、假苔
有根苔——舌苔坚敛着实,紧贴于舌面,不易脱落,表示有胃气。
无根苔——舌苔不着实,似浮涂于舌面上,刮之即去,表示胃气已衰。
苔色变化(白、*、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白苔
主表证、寒证、湿证、特殊情况下主热证。
表证---薄白苔
寒证---舌苔白而湿润
湿证——苔白厚腻
热证---积粉苔、糙裂苔
*苔
主热证、里证。
苔色越*,热邪越重。淡*为热轻,
深*为热重,焦*为热结。
*腻苔---主湿热或痰热内蕴或食积化腐。
灰黑苔
主热极,寒盛。
苔灰黑而燥裂——热极津枯苔灰黑而润滑——阳虚寒盛
无论寒热均属重证,黑色越深,病情越重。舌象综合分析
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舌诊的临床意义
考点12、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闻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
(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金实不鸣——外邪袭肺或痰浊雍肺——实证所致肺失清肃、邪闭清窍
金破不鸣——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证所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
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谵语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邪热内扰心神
(3郑声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4独语
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
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常见于癫病、郁病。
(5错语
言语错乱,语后知错,——心气不足,神失其养。
(6狂言
语言粗鲁、呼号叫骂、登高而歌、躁扰不定、失去理智——痰火扰心。
(7言謇
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风痰阻络所致,为中风之先兆或后遗症。
考点1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百日咳(顿咳)——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不绝,咳后有鸡鸣样回声。风邪与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多见于小儿。(趣味记忆:炖(顿)鸡)
白喉——咳声如犬吠,为疫*攻喉所致。(趣味记忆:大白狗)
喘
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实喘: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风寒、热、痰饮。虚喘:声低气怯,以吸入为快,肺肾气虚。
哮
呼吸急促似喘,发时喉中哮鸣有声。
多因痰饮内伏,复感外邪所诱发,或因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所诱发。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喘以气息急迫、呼吸困难为主,哮以喉间哮鸣声为特征。
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呕吐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虚寒呕吐
吐势较急,声音响亮——实热呕吐
呕吐呈喷射状——热扰神明
呕吐酸腐味的食糜——食滞胃脘
口干欲饮,饮后则吐者,称为水逆
呃逆
呃声高亢、声响有力---------实证、热证;
呃声低沉、气弱无力---------虚证、寒证;
嗳气
实:食滞胃脘——嗳出酸腐气味;
肝气犯胃——随情志变化而增减;
虚:脾胃虚弱——嗳声低沉断续。
嗅气味
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口气酸臭,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食积。
口气臭秽者--胃热。
口气腐臭,或兼咳吐脓血者--内有溃腐脓疡。
口气臭秽难闻,牙龈腐烂者--牙疳。
考点14、排泄物
便酸臭难闻者,多属肠有郁热。
大便溏泄而腥者,多属脾胃虚寒。
大便泄泻臭如败卵,或夹有未消化食物,矢气酸臭者,为伤食,是食积化腐而下趋的表现。
小便*赤混浊,有臊臭味者,多属膀胱湿热。
妇女经血臭秽者,多为热证。
经血气腥者,多为寒证。
妇女带下臭秽而*稠者,多属湿热。
带下腥而清稀者,多属寒湿。
带下奇臭而色杂者,多见于癌症。
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病室臭气触人--瘟疫类疾病。
病室有血腥味,病者多患失血。
病室散有腐臭气,病者多患溃腐疮疡。病室尸臭,多为脏腑衰败,病情重笃。病室尿臊气(氨气味),见于肾衰。
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消渴。
病室有蒜臭气味,多见于有机磷中*。
问诊
问寒热
恶寒重发热轻:主风寒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主风热表证
发热轻而恶风:主伤风表证。
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新病恶寒: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主要见于里实寒证。
久病畏寒: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主要见于里虚寒证。
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壮热
高热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潮热
壮热(高热持续不退39°)兼见面赤,烦渴,大汗,脉洪大属里实热证
考点15、潮热: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
日晡潮热(亦叫阳明潮热):常于申时即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主胃肠燥热内结之证。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明显为湿热内盛。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常表现为骨蒸潮热,兼见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阴虚证
微热:发热不高(38°),或仅自觉发热
见于气虚、血虚、阴虚、气郁、小儿夏季热等
瘀血潮热午后和夜间有低热,可兼见肌肤甲错,舌有瘀点瘀斑者,属瘀血积久,郁而化热。
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概念: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的主要特点。
寒热往来无定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寒热往来有定时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常见于疟疾。
问汗
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气虚或阳虚证
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
局部汗出(头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头汗:上焦热盛,或中焦湿热蕴结,或病危虚阳上越所致
手足心汗阴经郁热熏蒸,或阳明燥热内结,或脾虚运化失常
考点16、问疼痛
问疼痛的性质
胀痛:气滞。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刺痛:瘀血。
冷痛:寒。
灼痛:热。
重痛:湿。
酸痛:湿、虚。
绞痛:寒或有形实邪阻闭气机。
空痛:虚。
隐痛:虚。
走窜痛:气滞或风邪。
固定痛:淤血。
掣痛:多因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
考点17、头痛的临床意义
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
少阳经头痛——头两侧痛
太阳经头痛——后头部连项痛
厥阴经头痛——颠顶痛
太阴经头痛——全头重痛
少阴经头痛——脑中痛,或牵及于齿
考点18、渴不多饮
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湿热;
口渴饮水不多,兼身热夜甚,舌红降者——温病营分;
渴喜热饮,饮水不多,或饮后即吐——痰饮内停;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瘀血。
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食欲减退兼有久病兼面色萎*,食后腹胀,疲倦为脾胃虚弱
食欲减退兼有纳呆少食脘闷腹胀头身困重苔腻脉濡为湿邪困脾
厌食兼有脘腹胀痛,嗳腐食臭,舌苔厚腻为食滞胃脘
厌食兼有厌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肢体困重者为湿热蕴脾
厌食油腻厚味,胁肋灼热胀痛,口苦泛恶者为肝胆湿热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三多一少)为消渴病
消谷善饥(胃强)兼大便溏泄(脾弱)者为胃强脾弱
饥不欲食兼脘痞,干呕呃逆,胃中有嘈杂、灼热感为胃阴虚证
考点19、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意义。
口淡-------脾虚。
口甜-------脾胃湿热。
口黏腻------湿。
口苦-------心火或肝胆火。(不能选胃火,胃火口臭)
口咸-------多认为是肾病及寒水上泛之故。
问二便
便秘:
病因:热秘:热结胃肠,腑气不通。冷秘:阳虚寒凝,肠道气机滞塞。虚秘:气阴两虚。
气秘:恼怒忧郁,气机郁结。泄泻:
病因: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湿热疫*之邪)饮食所伤便溏不爽或便秘
肾阳虚衰-------五更泻
肝气乘脾-------与情绪有关
食物中*-------吐泻并作
寄生虫积于肠道-------大便中有虫
考点20、便质异常
完谷不化——多见于脾虚和肾虚。
溏结不调——时干时稀——肝郁脾虚
先干后稀——脾虚
便血:若便黑如柏油是远血,血来自胃脘;
若便血鲜红是近血,血来自肛门附近。排便感异常
肛门灼热:大肠湿热。
里急后重:即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见于痢疾。为大肠湿热。排便不爽:
泻下如*糜而黏滞不爽者----------为大肠湿热;
排出不爽伴抑郁易怒------------------为肝郁脾虚;
腹泻不爽伴大便酸腐臭秽----------为食积化腐。
大便失禁:多因脾肾虚衰、肛门失约所致。见于久病年老体衰,或久泻不愈的患者。肛门重坠:常于劳累或排便后加重。多属脾虚中气下陷,常见于久泻或久利不愈的患者。
小便
小便短赤,频数急迫者,为淋证,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小便澄清,频数量多,夜间明显者,是因肾阳虚或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
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一般统称为“癃闭”。癃闭有虚实的不同。因湿热蕴结,或瘀血、结石或湿热、败精阻滞、阴部手术者,多属实证;因老年气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者多属虚证。
尿道涩痛:湿热内蕴、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等所致。
余溺不尽:(即排尿后小便点滴不尽)肾阳亏虚,肾气不固。
小便失禁:多因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或脾虚气陷,或膀胱虚寒。遗尿:肾气不固。
考点21、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
正常脉象的特点概括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从容、和缓、流利。
有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有根——尺部沉取应指有力。
脉位:
浮脉:举之有余、重按不足皮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肉
伏脉:推筋着骨始得筋骨
脉率:
正常呼吸一息4-5至
3至(迟脉)4-5至6至(数脉)7、8至(疾脉)
考点22、鉴别:
濡脉:浮细无力
弱脉:沉细无力
例题:
濡脉和弱脉的共同特点是:细无力而软
濡脉和弱脉的不同点是:脉位的不同、浮和沉
洪脉和实脉怎么摸都有力量(三部都有力)洪水来势汹,去势和缓
实脉:来去皆盛
考点23、鉴别:
代脉(数学里的代数,像4+X=5,X一定等于1,代数就是有规律的停歇)
脉来时止,止有定数
促脉(催促)
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结脉(结巴)
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考点24、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
滑脉:1痰湿2食积3实热,亦是1青壮年的常脉2妇女的孕脉;
3+2
涩脉:于气滞、血瘀、精伤、血少;
弦脉:肝胆病、疼痛、痰饮、疟疾、老年健康者;
紧脉:实寒、疼痛、食积。
考点25、总结(要背每年价值一分):
浮浮洪濡散芤革
沉沉伏弱牢
迟迟缓涩结
数数疾促动
虚虚细微代短
实实滑弦紧长大
八纲辨证
表里:判断疾病的病位
寒热:判断疾病的病性
虚实:邪正斗争的盛衰
阴阳:病证的类别
表证:题中有恶寒发热就够了
里证:题中有恶寒发热是表证,没有恶寒发热,不是表就是里
寒热:什么词表示寒什么词表示热还用讲,能理解就行
虚证:常见的有四种表现
考点26、
1.气虚:乏力(秒杀词)
2.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秒杀词)
3.阳虚:气虚+寒象,如:乏力气短+四肢不温,形寒肢冷
4.阴虚: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证:如果题中没有气血阴阳虚的就是实证
阴:表、实、热
阳:里、虚、寒
如果一个组合没有相反的一对叫相兼,如表实寒证
有相反的一对叫错杂,如外寒里热
以前和现在是相反的一对,不同时存在叫转化
同时存在叫错杂
考点27、气血津液辩证
气虚:乏力
气陷:气虚+下陷(乏力+内脏下垂)
气不固:气虚+不固(人体内的东西无缘无故跑出去,如自汗)
气滞:胀
气逆:病位在肺(咳、喘)、胃(呃逆、嗳气)、肝(头晕、头痛、昏厥、呕血)
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舌淡
血瘀:刺痛或青紫或涩脉(有一二就秒杀)
血热:实热+出血
血寒:寒+血瘀(易与血瘀混)
气不摄血:先有气虚后有出血,病情较轻
气随血脱:先有大出血加上气脱,病情重
痰饮:痰稠饮稀
肺里又有痰(三子养亲汤)
又有饮(小青龙汤)
考点28、重点
痰饮(饮停胃肠):胃中振水声,肠间水声鹿鹿
悬饮(饮停):胸胁饱满
支饮(饮停心肺):不得平卧(把人支起来)
溢饮(饮溢四肢):相当于风水,浮肿、肢体酸重
水肿:
阳水:外感新病,发病急,病程短
阴水:内伤久病,发病缓,病程长
要点:阳水从上往下肿,阳水从下往上肿
阳水一按一个坑,随手即起,阴水一按一个坑,不起来
考点29、亡阳证与亡阴证
亡阳证: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弱,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亡阴证: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饮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赤颧红,呼吸急促,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
津液亏虚证的表现:干
脏腑辩证的核心秘籍:1定位+2定性
是心还是肝脾病性
考点30、心
心气虚:心悸+乏力;
心阳虚:心悸+乏力+四肢不温;
心血虚:心悸+面白无华、唇甲色淡;
心阴虚:心悸+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只要心前区疼痛,不管什么痛,就是心脉痹阻;
瘀阻心脉:刺痛、青紫、涩脉;
痰阻心脉:苔白腻、脉滑;
寒凝心脉:紧脉(紧脉一定是实寒)
气滞心脉:弦脉
痰蒙心神和痰火扰神都是神志不清、神志错乱
痰蒙心神:苔白腻、脉滑
痰火扰神:苔*腻、脉滑数
心火亢盛:心烦、口舌生疮、尿赤涩灼(尿赤涩灼这个在后面)
小肠实热:尿赤涩灼(尿赤涩灼这个在前面)、心烦、口舌生疮
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后面没有心烦,没有口舌生疮
瘀阻脑络:头晕头昏+瘀血症状(刺痛、固定痛);
考点31、肺病秒杀词
咳、喘+乏力——肺气虚
咳、喘+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肺阴虚
咳、喘+苔薄白,脉浮紧——风寒犯肺
咳、喘+苔薄*,脉浮数——风热犯肺
咳、喘+白腻苔,滑脉——寒痰阻肺
咳、喘+*腻苔,滑数脉——热痰阻肺
咳、喘+胸廓饱满——饮停胸胁
咳、喘+(有热无痰)舌红苔*脉数——肺热炽盛
"干咳"不是阴虚就是燥邪(二选一)
以大便的性状改变就是大肠有病(腹痛、腹泻、便秘)
腹痛、泄泻+(湿热)*腻苔、滑数脉——肠道湿热
热、大便秘结——有热为肠热腑实
大便秘结——肠燥津亏
考点32、脾病秒杀词:食少,腹胀,便溏:辨病位(只能判断脾有病,不能判断寒热虚实)
少、胀、溏+乏力——脾气虚;
少、胀、溏+虚寒症状(四肢不温、形寒肢冷、脘腹冷痛)——脾阳虚;
脘腹重坠、内脏下垂——脾虚气陷;
少、胀、溏+乏力+各种慢性出血——脾不统血
少、胀、溏+*腻苔——湿热
少、胀、溏+白腻苔——寒湿
考点33、胃病秒杀词:胃脘疼痛、恶心、呕吐
胃脘疼痛+乏力——胃气虚
胃脘疼痛+喜温喜按(虚寒)——胃阳虚
胃脘疼痛+饥不欲食(秒杀词)——胃阴虚
胃脘疼痛+消谷善饥——胃热炽盛
胃脘疼痛+胃中有振水声——寒饮停胃
胃脘疼痛+脉紧(实寒)——寒滞胃脘
胃脘疼痛+腐——食滞胃脘
脘(胃)腹(肠)胀痛——胃肠气滞
考点34、肝病秒杀词:胁肋、头晕头痛、视力减退。
总结(头、目、胁、阴)
眩晕、视力减退+面色无华——肝血虚
(只有心肝二脏有血虚,有心悸+血虚为心血虚;
有眩晕、视力减退为肝血虚)
头晕、目涩、胁痛+舌红少苔脉细数——肝阴虚
胁肋(肝)胀痛(气滞)——肝郁气滞
急躁易怒、脉弦数——肝火炽盛
上有肝火,下有肾阴虚(头重脚轻)——肝阳上亢
风分为外风、内风,内风与肝最密切,肝风内动=内风
风分四个:
肝阳上亢+脑中风的表现——肝阳化风
高热抽风——热极生风
阴虚表现+手足蠕动——阴虚动风
动风+血虚表现——血虚生风
少腹、前阴、巅顶(肝经)+冷痛紧脉——寒滞肝脉
胁肋+*腻苔滑数脉
——肝胆湿热
胆怯(病位)+白腻苔、滑脉——胆郁痰扰
考点35、肾病秒杀词:腰膝酸软肾无实证,所以腰膝酸软是肾虚
腰膝酸软+冷痛、有虚寒的表现——肾阳虚
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肾阴虚
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早衰(成年人)、记忆力减退、不孕不育——肾精不足
尿、精的不固——肾气不固证
腰膝酸软+水肿——肾虚水肿
考点36、脏腑兼病辨证:就是1+1再+1等于3
2个病位+1个病性
心肾不交证(心肾阴虚):
心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心+肾+阴虚
心脾气血虚证(心血虚+脾气虚):
心悸,食少腹胀便溏,乏力+面色无华。
心+脾+气虚+血虚
肝火犯肺证
胁痛、咳喘、急躁易怒、脉弦数
肝+肺+肝火
肝胃不和证
胁肋胀满、嗳气吞酸
肝+胃
肝脾不调证
胁肋胀满+纳少便溏
肝+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