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玙、医院康复医学科
新华科普
压力性尿失禁的那些事儿
上厕所解小便本是件寻常事,可有这么一群人,在大笑、咳嗽、跑步时小便不自主的就流了出来,难以控制,令人尴尬又难以言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他们的盆底肌功能障碍,出现了压力性尿失禁。可能你会觉得这事儿不足挂齿,但据统计成年女性中尿失禁的患病率在40%以上,且呈逐年增高趋势,而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70%,如不及时处理,会伴随多数女性一生,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关于尿失禁的那些事儿。
根据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continencesociety,ICS)定义,尿失禁指膀胱充盈期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压力而造成的尿液溢出的现象,而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该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生率远高于男性。当然,除了漏尿的尴尬,以及由此继发引起的社交心理问题外,尿失禁还会导致阴部皮疹、尿路感染等更严重的卫生问题,需要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01
尿失禁有哪些类型?
尿失禁有多种类型,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此外,还有功能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和反射性尿失禁这些类型。
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是最常见的类型,指腹压增高(咳嗽、大笑、打喷嚏)时出现尿液不自主地自尿道外口流出,统计显示80%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同时伴有盆腔脏器脱垂。很多产后女性会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相关原因主要是孕期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子宫逐渐增大,骨盆、盆腔结构功能发生改变;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受牵拉损伤。此外,随着年龄增加,体内激素变化,肌肉质量下降等原因,中年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压力性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咳嗽、打喷嚏、大笑时偶有漏尿,不需要使用尿垫;中度为在跑跳、快走等日常活动时出现,需要使用尿垫;重度指轻微活动、体位改变时出现尿失禁。
2
为什么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目前流行的机制学说是压力传导理论和“吊床”假说。压力传导理论是指当腹内压力增加时膀胱内压增加,盆底肌反射性收缩,同等的压力传导至近段尿道,维持膀胱及尿道内压力的平衡;而当盆底肌力不足时,产生的力不足以对抗增大的膀胱内压,导致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内压,产生溢尿。“吊床”假说年由Delancy提出,他将尿道及膀胱颈的盆腔内筋膜、阴道前壁比作吊床样结构,当腹内压增加时,盆底肌收缩,拉紧“吊床”,尿道被压扁,有效增加了尿道内压;而当盆底肌功能障碍,“吊床”结构破坏,腹压增加时,尿道不能正常闭合,尿道内压不足以对抗膀胱内压,即引起尿失禁。
3
发生了尿失禁,该如何治疗?
由上述理论可以看出,盆底肌肉无力,盆底各组成结构的功能紊乱,会导致尿失禁,因此,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恢复盆底组织的正常位置及功能。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是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线治疗方法,主要针对轻、中度患者有效;对于重度患者,仍推荐手术治疗,但膀胱训练以及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也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这里主要介绍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
l生活方式干预:减轻体重、戒烟、减少饮用咖啡因的饮料、生活起居规律、避免重体力劳动(搬运重物等)、避免一些增加腹压的活动。
l膀胱训练:改变排尿习惯,调节膀胱功能。通过指导患者记录每日饮水和排尿情况,有意识的延长排尿间隔,使患者自己学会通过抑制尿急而延迟排尿,训练膀胱肌肉收缩功能。
l盆底肌肉训练:又称凯格尔训练,在年由美国医生Kegel提出,指患者有意识的对盆底肌(以耻骨尾骨肌群为主)进行主动的收缩放松练习,通常可以理解为配合呼吸进行的收缩肛门的运动,持续收缩2-3s,放松5-10s,10次/组,持续3组以上。后期可循序渐进将持续收缩时间增加到5-10s,放松5-10s,反复进行,逐步增加盆底肌群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l物理因子治疗:包括电刺激、磁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等,是盆底肌训练的常用方法,生物反馈是对患者的盆底活动进行反馈,从而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的方法;电刺激是用特定参数的脉冲波进行肌肉刺激,低频电刺激阴部神经和盆腔神经,可以唤醒本体感受器,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并刺激局部血液循环;磁刺激是运用磁脉冲启动会阴周围神经脉冲,引起盆底肌收缩,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控尿能力。
以上便是尿失禁的小知识,希望能帮助有尿失禁的的孕妇、产后妈妈、中年女性朋友树立信心,遇到问题及时寻求专业的评估及干预,早日恢复自信与美丽!医院康复医学科用心呵护您的健康!
END
原标题:《压力性尿失禁的那些事儿——新华科普篇》